您好,欢迎访问济南开云有限公司!
免费咨询热线
020-5005208开云全站 开云app平台开云全站 开云app平台“如果沒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就沒有鳳凰涅槃的結果。”全國人大代表、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嘉近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談到自己對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感受。作為一家軍工配套企業的負責人,她認為,把產品檔次和質量提起來,滿足市場更高的需求,是企業永恆的追求。
位於四川自貢的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被簡稱“晨光院”,是新中國最早從事化工新材料研制生產的骨干企業和國防軍工配套單位之一,主要從事有機氟、有機硅化工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經營。公開資料顯示,“晨光院”先后為我國衛星、火箭、潛艇、“神舟”、“嫦娥”等國防工程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新材料。李嘉向《環球時報》透露,“晨光院”的產品除了能用於電氣元件的灌封材料,被用作火箭、飛機的防護涂層,還被用作核反應堆的防輻射屏蔽材料。比如,載人航天器返回地面的時候,外表溫度達到幾千度,表面要有一層开云中国 开云网站耐燒蝕涂層,這些材料很特殊,需要在極端惡劣條件下保護航天器內部不受損。“我們研發生產基礎材料,解決應用所需。”李嘉表示,由於涉及軍工配套,對質量穩定性和生產技術水平要求很高,“比如用在火箭推進器上的一種密封材料是保証安全的核心部件,如果出現泄漏就會機毀人亡。”
過去中國工業的落后很多是因為材料落后,材料性能不行,加工后無法達到工況要求。“在當下國際大環境中,我們不能受制於人。”李嘉表示,有一種用於航空航天的密封材料,原材料生產和加工工藝都是國外企業的絕對機密,不可能賣給我們,我們隻能從零開始把原材料做出來,再結合應用加工研究一步步進行改進,用了近十年。雖然現在各種性能測試完全過關,但要裝載使用,還要經歷非常嚴格的測試和評價過程。“我們有位老專家70多歲了,本應是頤養天年的年紀,他的愛人患了肺癌,他卻放棄了陪伴家开云中国 开云网站人,多年來一直堅守在科研第一線。有一個工序精度要求很高,進口生產裝備要價好幾千萬元,我們后來採購了幾百萬元的國產裝備,對裝備進行改造升級,最終在簡陋的條件下做出了達到國際水准的產品。”
隨著“壯士斷腕”的轉型升級,從一些軍工產品衍生出來的民品,帶來了豐厚利潤。“前兩年轉型初期,我們壓力很大。我們不但要生存,還要跟國際一流企業抗衡,拿什麼去抗衡?唯一的答案是產品質量。前年我們下決心把落后裝備關掉一半,咬著牙勒著褲腰帶往一個技改項目裡投了幾千萬,搞裝備升級改造。結果去年技改完成后,產品很快得到市場認可,我們嘗到了技術進步的甜頭。”李嘉說,“對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的理解是,政府給企業創造寬鬆公平的競爭環境,減輕企業負擔。而企業要在各自專業領域深耕細作,發揮‘70多歲仍堅守崗位’的大國工匠精神,以高質量的產品贏得市場。”(范凌志)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Copyright © 2023-2024 开云(Kaiyun)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021816号